分卷阅读215

到最后赵长宁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母仇,他料定在他死后楚钰势必寻杨家的过错,折断杨家的根枝,所有伤他害他之人不得老天报应,他便自己执起屠刀。
  他是赵长宁。
  却也曾经是令天下人闻风丧胆的内阁首辅赵嫣。
  而楚钰却在日久的相处中忘记了这件事。
  苍鹰岂能囚困于高楼?
  楚钰呵呵笑出了声,上气不接下气地咳嗽。
  喉咙中涌出了血,血淌在了帕子上,朱旻盛起身就要点灯,楚钰挥手制止了花衣大监。
  朱旻盛听到了楚钰嘶哑破碎的声音,“我虽高高在上,却什么都握不在手中。”
  朱旻盛叹道,“陛下,人要知足。”
  得了万倾天下,坐拥太平江山,天子尚且嗟叹命运不公,龙椅下的死人又何处申冤。
  鱼和熊掌都想要,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  朱旻盛在黑夜中看不清楚帝王的脸,却觉得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如刀子。
  喉咙粘腻的血液被生生吞咽,王朝年轻的君主回顾自己的一生,父非贤父,母非生母,每一步走在万丈深渊,无人可信,无人可托,长久的孤寂一口口如同巨兽将他的七情六欲吞噬,他是先帝与太后一同置放在龙椅上的一柄利刃,时间久了他自己都分不清楚是人是鬼。
  对赵长宁无论是爱恨怨憎皆是楚钰生而为人的一部分。
  彼时他还能感受到生命鲜活的气息。
  如今这一切随着一场大火化为乌有。
  楚钰置身锦绣堆中,却如同置身坟墓。
  这座巍峨的皇城埋葬了他的祖先,埋葬了他的父亲,埋葬了他的两位母亲,也终将埋葬他自己。
  楚钰站了起来。
  他的声音如同在幽冥跃动的鬼火。
  “点灯吧,天亮了。”
  天亮了,这座皇城即将响起许多人的丧钟。
  他们的丧钟随着赵嫣的死将一同掩埋青史,被后人猜测与考究。
  永历八年的冬春之交,皇陵大火一月后朝野上下传出佞臣赵嫣伏诛的消息。
  为何伏诛何地伏诛语焉不详。
  没有了辅政老臣们的推波助澜,不明真相的其余官员虽有疑惑却不敢微词,此后民声渐平,流言渐定,时局渐稳。
  天子肃清朝政,悄无声息地开始斩断杨家的爪牙。凡涉及杨家的四品以下官员悉数出事,有人被满门抄斩,有人锒铛入狱,杨太傅手中的权力在日渐抽丝中盘剥殆尽。杨廷似乎早已预料到了这一天,平静地看着自己的党羽被切割干净,看着杨家的势力被其余辅政大臣分割。他知道这是皇帝在为赵嫣复仇,又或者皇帝本人已经厌倦了长久受人桎梏的生涯。
  在漫长的四年之后,杨家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结局。
  史书记载,永历十二年冬,三朝帝师被以僭越君主,忤逆不敬,染指库银等等数十罪名下了牢狱。
  天子仁慈并未牵累家人。
  杨廷自缢家中书房,未留只言片语。
  杨廷本是辅政老臣之中的主心骨,杨家大厦将倾,数名辅政老臣被敲山震虎,瞬间如同一盘散沙。
  皇帝登临权力的巅峰,广纳后宫,广开言路,民间声威日盛,而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,撩开那一袭华丽的龙袍,露出的却是瘦骨嶙峋的手臂与如同死灰般的面容。
  赵嫣杀了真正的楚钰。
  将楚钰的尸体变成了龙椅上维护盛世太平的傀儡。
  帝王不幸则苍生幸。


第二百三十三章
  后世出了一位十分著名的史学家高远之。
  对于史学家而言,永历八年的皇陵大火谜团重重。
  圣祖皇帝尸体毁于一旦暂且不论,什么人下的手史书含糊带过,当夜究竟发生了什么只能从民间传闻中窥视一角做不得证。
  远在西北的西北王为何大军压境后人不得而知,皇陵大火之后西北边境黑甲悉数撤军。
  此后大楚盛世太平,绵延数代帝王,无一人能出成祖左右。
  集权在成祖手中达到了顶峰,成祖身负寒疾,终年不人不鬼,却足足活了六十余岁,受了四十多年寒毒发作之苦。
  成祖一生育有四子,两任皇后薨逝之后后位始终空悬,传言这位励精图治的帝王年轻时候喜好男风,不肯立后也在情理之中。
  成祖晚年四子与二子发动宫变,太子在这场宫变中被杀,三子体弱多病,受到惊吓不日病亡,一时间江山后继无人,不得已立西北王之子楚昭为储君,此举有意图与西北王交好之意,更多的考量是无论皇储立谁都镇不住西北王,难保成祖病逝之后江山再度动荡,若是立西北王之子则西北大片领土必定真心归顺。
  成祖临去前烧毁所有的起居注自云,“皇嗣必起征伐,江山后继无人,果应了当年的誓!”之后口吐鲜血而亡。
  楚昭帝登基后大楚结束了西北与中原长期对峙剑拔弩张的局面。
  西北与中原自此商贾往来,贸易不绝。
  值得一提的是西北王一生未育亲子,昭帝本是西北王近将赵茗所出后交由西北王亲自抚养,而这赵茗是永历年间内阁首辅赵嫣亲弟。
  昭帝能顺利登基除了成祖的大力扶持,还有昭帝身后百万雄狮。当年的赵嫣还有一位崔姓兄弟,此人名唤崔嘉,为人目光短浅睚眦必报,永历十年卷入贪污大案被贬。
  后来成祖仁慈侥幸留了一条性命,在惠州老家伴老父老母远离朝堂,昭帝登基之后还
o
地址发布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
【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】
【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】
【一路陪伴…感谢有你】